2013年7月6日 星期六

喇叭箱子研究


有了喇叭,便開始從箱體做研究,目標是將單體的再生頻率藉由箱子拉到40Hz,並且要能擺在電腦桌上做近場聆聽。




當時常見的四大音箱系統分別為密閉式、反射式、傳輸線式、號角式。這四種箱子各有其優缺點,也都有合適的模擬軟體可供使用,但是是否能適用這就是要去做的功課。

音箱系統分析;

File:Geschlossenes Lautsprechergehäuse (enclosure).png
 1. 密閉式,最為簡單的音箱系統,需要配合單體的Q值決定密閉箱容積,特點是聲音乾淨但是低頻較無延伸性。原因是箱子密閉,無法透過箱子共鳴低頻。模擬軟體有UniBox。











File:Bassreflex-Gehäuse (enclosure).png

2. 反射式 ,密閉式的變形,透過特殊設計的開口共振某區段的頻率。頻率點通常都設計在單體的Fo頻率,延伸範圍為10~15hz。所以如果將W4-1320SB設計為反射式喇叭,那低頻的截止頻率大約會在60Hz左右。現在喇叭的設計多為這種箱體,因為箱體簡單,設計者可以根據喇叭的外觀來任意修改箱體的長寬高。模擬軟體有UniBox、WinISD。


https://upload.wikimedia.org/wikipedia/commons/1/12/TransmissionLineSpeaker.png
3. 傳輸線式,運用波傳輸理論製作的音箱,其原理為運用再生頻率的1/4波長處增強低頻。簡單的計算方式為(344m/s)/(4*freq) = 箱體長度,以40hz為例子, 箱子長度需要2.15米。對於放在桌上的系統來說這個箱子長度太長。模擬軟體有hornresp、MJK worksheet等。


4. 背載號角式,運用號角原理再生低頻,特點是再生低頻越低箱體的體積會越大,所以這設計一開始就被我排除在外。模擬軟體有hornresp、MJK worksheet等。

所以四大音箱系統都無法滿足我的需求,所以我開始Google是否有其他變形或者新型態的箱體設計, 答案是有的,詳情我們下回分曉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